【本期关注】刘巍:建设“华龙一号”数字化电站时机已成熟

发布时间:2016-09-14 信息来源:

  “对核电产业而言,数字化变革是决定发展命运的必然选择。”面对记者,说出这句话时,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的表情坚毅而决绝。

  从最早的上个世纪90年代下定决心将核电设计图从纸上搬入电脑,并逐步实现三维设计,到如今致力于将“华龙一号”首台机组打造成我国首座数字化核电站……历时20余年,在推动核电项目设计与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中核工程这家公司从没有一刻犹豫。

  如此倾其全力的投入与付出究竟源于什么?我们不难从与刘巍的对话中得到答案。

  核电产业

  为什么必走“互联网+”之路?

  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行各业都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我服务。核电产业也不能例外,否则我们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中核工程公司一贯非常重视。特别是2010年启动项目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以来,中核工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先后完成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为建设“华龙一号”数字化电站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什么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这么坚定?

  刘巍(以下简称“刘”):当前,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等等这些概念都非常热,其中不乏概念炒作,对此,大家的很多理解也不一样。但我们坚定认为,我们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华龙一号”首堆建设的管理经历了不同以往、变革性的升级,改变了整个核电产业固有的管理方式与方法,真正跟上了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行各业都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我服务。核电产业也不能例外,否则我们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目前来看,由于全球核电产业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发展的低谷期,所以核电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在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然而,互联网时代已经到了,信息化时代已经到了,如果我们错过这个时机,就无法确保这个行业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大的价值。随着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的时代,推出的核电机型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其安全性、经济性等性能,这样才能保持我们产业的优势与竞争力。

  记:您认为这次变革性的升级为“华龙一号”首堆建设乃至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带来了哪些益处?

  刘:从核电项目建设的四大控制来看,首先从最为重要的安全角度说起,通过大数据积累,核电站的设计、建造、设备制造、运行的反馈等这一完整链条的信息都会非常清晰流畅地呈现,大大提升了核电站的安全保障能力。美国核安全局对核电站的安全检查,就是随机检查核电站中的各项关键数据。数据准确、齐全,就意味着保障安全的能力良好。从投资来说,有效的数据意味着管理效率提高,投入的减少;从进度来说,通过将产业各板块、各环节之间的沟通渠道的打通,能够有效加快进度;从质量来说,在不同项目中大量的经验反馈能够在一个数据平台呈现,有助于产品质量达成最优。

  具体到“华龙一号”,信息化是“华龙一号”建设实现批量化、型谱化的必然要求。“华龙一号”这一机型后续会不断发展、完善、优化,无论是技术优化还是建造工期的缩短等等,都有赖于依托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管理变革与升级。从首堆建设就建立这样一个完善的大数据库,电站建造、运行的所有信息都有最为直观、清晰的数据反馈——这样,10台、20台的“华龙一号”建设之后,设计优化的方向会在数据中自己清晰呈现,四大控制提升的着力点也同样如此。

  记:您提到数字化变革给核电产业会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那您能否估量一下这些影响的程度?

  刘:目前,这项工作还在推进的过程中,很难预计或者估算它给核电产业究竟带来多大变化、多少影响。但我可以明确地说,任何对数字化核电站形成的量化估算都只会低估了它的实际价值与意义。因为,对核电产业而言,这场数字化变革改变了这个产业的管理模式,让此后核电项目管理站在了与往日不同的数量级上。

  数字化革命

  为什么选在“华龙一号”?

  数字化革命给核电行业带来的既是思维与理念的转变,也是业务模式、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的重构。多年来,我们一直为这场变革积极准备,今天在‘华龙一号’建设上,时机终于趋于成熟。

  记:您刚才谈到核电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那么,我们提出“华龙一号”首台机组就建成数字化电站,这一核电与行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匹配么?

  刘:虽然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但我并不认为赶超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因为,时代在发展,信息技术也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中。此前,核电产业中各个环节都有一套自身的信息化系统,并且基于此实现了各自的高效、便捷管理。但当前,数字化发展程度已经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各个环节的数据一旦进行连接就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核电产业的信息资源如何整合?在什么时机把核电信息化建设提升到这样的一个高度?我们认为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当“华龙一号”遇上数字化,一场核电项目管理的革命正式开启了。

  记:所以,在您看来,将“华龙一号”打造成为我国首座数字化核电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刘:的确如此。自2010年启动项目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以来,截至目前,我们的设计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施工管理系统、调试管理系统已先后投入使用并经历了多次改版升级。我们将这四个系统称之为“四柱”。

  在“四柱”的基础上,中核工程出于项目管理的高效性,需要通盘协调考虑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各板块的业务执行情况,而且要为项目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个能够全面系统获知核电工程建设各环节业务信息的综合平台——ProMIS也产生出来,并首度应用于“华龙一号”福清核电示范工程的建设中。

  在我看来,设计、采购、施工和调试四大信息管理系统和ProMIS的关系就像四条桌子腿和一个桌面的关系。以往设计、采购、施工和调试各自拥有独立的信息系统,但相互之间是脱节的。而站在总承包的角度,要让整个项目管理高效、高质量运转,就需要这四个系统支撑起一个信息和数据的共享平台。只有腿和面实现支撑与契合,整个项目管理体系才能立体,并发挥实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福清“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项目上以EPCS四大板块系统为支持,以ProMIS为统领形成的一套“四柱一面”核电项目管理信息化体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设备制造方以往按照市场判断或者订单来准备材料,而作为用户,我们则按照我们设想的进度来安排我们的建设,这两方面是完全分割开的。而这其中有很多环节比如运输、仓储等等都是变数,后端的数据无法给前端,就会造成浪费、麻烦。而目前,我们将“华龙一号”重点设备采购项已经纳入了共享平台,我们和制造厂双方都可以实时了解,改善安装周期、调试周期,而厂家同样也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改善生产。这样,我们的设计延期可以直接给前端,对方可以选择延后制造。

  而此后五年,我们信息化建设“三步走”的进阶路线也很明确:完成关键业务系统建设,并深化业务覆盖的深度与广度,为流程贯通与数据贯通奠定基础;实现业务流程内外部协同协作以及业务数据、经营数据大贯通;实现大数据辅助决策支持,初步实现核电工程数字化移交。

  这场产业变革

  为什么起于中核工程?

  中核工程是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单位,在全面数字化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同时,作为核电产业链的中端,也有责任和义务扛起这付重担。

  记:从目前来看,中核工程的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阶段化成果。而全产业的数据整合工作,需要核电建设产业链条中方方面面的配合。后续中核工程有怎样的打算与计划?

  刘:目前,我国的产业信息化工作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这点我们的感触非常深。去年的6月15日,李克强总理视察中核工程,看到了我们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华龙一号”综合协同设计平台。他非常认同我们的工作,认为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出了好的尝试,体现了自主知识产权。此后,在国务院常务会、中国制造2025会以及双创大会上,他多次提到“华龙一号”“互联网+”工作开展的情况。多次被提及,我有种受之有愧的感觉——我们这个行业这方面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够。我们要拿什么样的成绩来向总理汇报?那么,今天可以说我心里有点数了。有了“四柱一面”体系,我们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大平台已经搭起来了。

  如何将信息更好地整合利用起来?在源头就要进行规范化,进而才可以规范后面的一系列环节。在这方面,中核工程是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单位,在全面数字化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此后,我们这个平台还将沿着横轴与纵轴,在全产业范围内深入开展应用。从产业链纵向来看,我们的上游有核燃料的提供,下游有核电站的运行。再从横向来看,我们与核电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企业都是直接接触的。因此,作为核电产业链的中端,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扛起这付重担。

  总而言之,掌握源头设计,直面众多客户,位于产业中端,所有这些让中核工程在这场数字化变革中的优势独具。什么是互联网+?我理解,首先不要局限在自己企业的小圈子,要站在整个行业效率提升的高度来考虑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处于这样位置的中核工程就要为产业中的其他企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记:打通以往各环节间的隔阂就需要打破各个环节原有的管理模式。那么,中核工程为何对于产业中各环节方选择我们提供的“四柱一面”体系这样有信心?

  刘:打破原来的方式有什么好处?共享数据和共享管理模式。我们绝不会简单地要求别人选择我们,而是提供了一个好用的渠道,设计、土建、安装、设备采购……大量的数据都体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的这些数据与同行共享,你会受益,我们整体行业也会更好。

  可以这样说,一旦“华龙一号”建设中我们的设计固化下来,这些源头数据直接发到设备制造厂,输入到机床上,就可以直接用于设备的加工,不存在任何接口问题,就好像马云搭建阿里巴巴这样一个网络商务平台,没有人劝大家来网购,而是让客户自己来选择。

  以我们的设备采购供应商互联网门户平台为例。目前,这个平台已全面用于“华龙一号”及后续核电工程项目的设备采购管理协作。目前,国内150余家设备供应商、近300个合同的履约过程信息、设备制造的实时信息、设计接口交换信息以及设备制造经验反馈、供应商履约评价等均通过该门户平台实现在线式交互。

  当然,所有这些还只是一个开始。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出第一步,后续的工作还有很多,后续的困难也会有很多,我们要与业内同行携手并肩,共同完成此次产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