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有知去畏 再说公众沟通

发布时间:2017-03-16 信息来源:

  新年伊始,国防科工局组织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主题锁定在核工业 “十三五”规划解读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内陆核电能否启动的话题又被在场记者问及。

  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公众对核电建设的疑虑几乎全部投射到当时正在紧锣密鼓安排上马的内陆核电上——“我国首座内陆核电有望开建”中的“首座”二字,极大地刺激着彼时公众敏感的神经。一时间,内陆核电被无数“聚光灯”所追逐。“内陆核电是否安全”成为所有与核相关的专家面对媒体的一道“必答题”——从“十二五”伊始到“十三五”伊始,从未间断。

  但所有核工业专家都很清楚:从定义来看,全球核电站只有建在内陆和建在沿海的选址区别,并无沿海核电与内陆核电的明确概念区分,因此,从专业角度来看,内陆核电的安全性问题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不值得论证;从核电建设实践来看,全世界运行的核电机组有一半以上建在内陆地区,法国和美国的内陆核电比例分别占到69%和61.5%,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就建有32台核电机组,核电建在内陆的安全性早被大量实践验证。

  然而,在公众不断质疑的裹挟下,核工业专家们必须按照公众思维给出标准答案。自2008年以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就内陆核电建设有关课题,先后完成了内陆核电厂址需关注的问题及不同类型核电机组的适宜性分析、内陆核电厂水环境影响的评估和内陆核电厂环境风险的评估和管理3份有影响力的报告。在此基础上,针对内陆地区地质条件、水资源状况、环境承受能力、公众可接受性等,2012年又组织50余位业内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历时一年时间,形成了内陆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去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工程院、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等又进行了综合论证,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国务院,一致建议发展内陆核电。即便如此,截至目前,内陆核电“十三五”能否提上建设日程尚无明确答案。

  公众意见的影响力之大,在内陆核电的这轮问答中,可见一斑。近年来,公众意见对核电建设的影响日益显著:广东江门核燃料产业园建设的搁浅,连云港核循环项目选址的暂停……一次次暴露出这个产业公众沟通环节薄弱的同时,也反复提示着这个产业赢得公众信任的重要与必要。此时,这个产业在探讨公众沟通话题时的心态,必不再是望其“锦上添花”,而是盼其“雪中送炭”,唯迫不及待四字可形容其紧要。

  圈内工作多年,见了太多台上专家说得滔滔不绝、台下观众也不过似有所思的场面,深知在核领域“有知去畏”这四个字看上去容易,达成却极难,唯有不断思考、大量实践、点滴积累。近期,很多专家学者就这一话题踊跃发言,探讨风气日盛。本刊一直关注公众沟通这一话题,本期也特别刊发探讨“重大邻避项目公众沟通”的调研报告,望对业界思考这一话题的深入有所助益,更希望这些思考能加速形成实践,进而推动产业发展。(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