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管理》:中核资本:深改进行时

发布时间:2022-07-06 信息来源:

  

国企管理_极光看图

  近日公开出版的《国企管理》杂志刊发对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的特别报道“中核资本:深改进行时”。全文如下:

  “做投资、搞金融,拼的就是稳、准、狠,时间就是最大的效益”,中核资本党委书记、董事长温新利表示。

  2016年7月注册成立的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原为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全资子公司,“两核”重组后并入中核集团。2018年,中核资本开始实体化运作。

  “十三五”期间,中核资本完成了注册成立、实体化运作、成功收购同方股份的“三步跨越”。特别是实体化运作后的三年中,中核资本快速成长为中核集团净资产排名第二、总资产排名第三的专业化公司。截至2021年末,中核资本净资产达340亿元,其中,80%以上用于服务集团产业发展,是典型的以产业金融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样本。

  在董事长温新利看来:“中核资本的公司框架搭建、实体化运作,始终是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集团公司深化改革相伴而行。外在要求与内在需求高度契合,让中核资本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蜕变。”

  收购同方,中核资本“出圈”

  2019年4月3日晚间,同方股份公告称,已于当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通知,清华控股与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核资本)签署了关于同方股份的股份转让协议,清华控股拟向中核资本转让其持有的622,418,780股公司股票(占同方股份总股本的21%)。

  这份股权转让协议意味着中核资本成为同方股份的控股股东,同方股份实际控制人由教育部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这是中核集团近年来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本运作之一,也正是这场收购,让中核资本实现了“出圈”。这家承担着“产业金融风险控制中心、产业金融投资管控中心、产业金融资源配置中心、产业金融业务协同中心”功能定位的公司,被更多人熟知。

  经过延伸尽调、财务复核以及多轮商务谈判,2019年11月22日,补充协议签署;2019年底,取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并完成股权交割。终于,在2020年2月24日,同方股份董、监事会的换届选举完成。

  如果说,重组整合之初需要的是自我革命的魄力,那么之后,需要的就是融合的智慧。防止“整而不合”,实现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这是重组后的中核资本格外关注的问题。

  “收购后,围绕聚焦主业,如何实现同方股份的管控以及与集团公司的文化融合,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全程参与了此次收购,原集团公司财务与资本运营部副主任,现任中核资本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林旭阳对此深有感触。

  为此,中核资本指导同方股份完成党委换届和纪委成立工作,推动同方股份完成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为集团公司高标准加强和改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良好实践平台。

  同时,推动落实人员能上能下的选拔机制。同方股份市场化第一批干部选拔工作圆满完成,公司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遴选出第一批中层干部,将充实到相关产业单位内担任领导班子副职,其他年轻干部列入后备干部培养。

  同方股份区域机构的改革调整也是重点工作之一。在同方内部,机构改革逐步落地。为推动特定区域内股份公司全线产品业务扩规模、增效益,提升股份公司品牌竞争力,支持公司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同方股份内蒙古区域公司、西南区域公司试点成立,开始充实人员,开展商机搜寻及重大项目、重点业务拓展。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国务院国资委和中核集团向中核资本下达了关于同方股份6户“两非”剥离任务,要求在2021年完成4户、在2022年完成2户,这项任务已在今年初顺利完成。

  三年深改,市场化再破冰

  2021年底,公司各项工作任务进入最后冲刺、收尾阶段,然而,中核基金的一项关键变革却在此刻启动——重组后全体起立公开竞聘。

  中核基金是由原中核产业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和核建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重组而成的,同时也成为集团公司市场化改革试点单位。

  市场化改革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任用执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中核基金公司现有员工全部转换身份,实行市场化聘用。但重组后,很多方面仍然没有实现融合。“中核基金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革来消除负面影响、以实现凤凰涅槃的重要关口”,温新利改革之心坚决。

  这是一次“短平快”的高效改革。从启动发布公告,经综合笔试、胜任力测评、案例分析、个人述能、BEI、360民主评议等多个环节,仅用20天即高质量完成了所有竞聘工作。公司业务平稳受控,公司业绩亦顺利完成。

  这也是一次彻底的改革。全体起立、全岗位竞聘、全覆盖。其中,中层干部岗位实行社会招聘,面向全社会公开,吸引了273人前来报名。本次9个部门负责人有6人没有“坐下”,比例高达66.7%;3名员工通过竞聘晋升到了部门负责人岗位,极大鼓舞了员工士气。

  员工职级体系改革及套改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在竞聘前,公司制定了全新的MD职级体系,用于套改。同时彻底废止了原有职级体系,做到了所有员工均在新的岗位上任职。员工全体起立参加竞聘的结果直接套入新的MD职级体系,真正实现了根据个人能力重新定位。

  改革,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添活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就是重要发力点之一。

  2021年8月18日,中核资本组织召开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签约仪式,所属各级子企业全部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积极探索中核基金职业经理人机制,2020年首个职业经理人团队落地中核基金,建立了集团公司首套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系,实现中核集团市场化改革“破冰”之举;全面推行市场化用工机制,推动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实现员工公开招聘比例100%,员工市场化退出率3.38%,管理人员退出比例5.41%;积极探索基金项目跟投机制,2021年制定发布《中核资本产业基金项目跟投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探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截至2021年底,中核资本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完成率均达到80%以上。

  谋定未来,五方面大改变

  “经历了‘十三五’的三个跨越,现在的中核资本和此前已经有了很大不同。我们不再仅仅是一个金融服务平台,还管理着科技产业实体;我们内部的管理机制非常多样,全资的、上市的、中外合资的……未来,我们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飞跃”,董事长温新利信心满满。

  林旭阳则用八个“最”来概括当前这个完成初步转型面对无限机遇的中核资本,“实体化运作时间最短、业务形态最复杂、市场化程度最高、历史遗留问题最多、管理难度最大、经营风险最高的专业化公司,但在核工业战略机遇期与自身复合型产业特征相互叠加促进下,是成长动能最多、发展机会最大的专业化公司。”

  中核资本的“十四五”就是站在这样一个认知基点来谋划的。

  “我们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一平台三中心”,温新利表示,“一平台”指的是引领核工业创新发展的特色金融服务平台,以产业金融服务和科技孵化为抓手,成为服务集团公司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特色金融机构。坚持优先服务集团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兼顾创造财务效益,助推集团公司实现“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

  “三中心”指的是中核集团金融服务中心、科技孵化中心、新动能培育中心。金融服务要推动融融、产融、技融深度融合,实现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引领的转型;大力实施主动管理,加强对同方股份的资本运营工作;大力推动集团公司和同方股份的业务协同。

  科技孵化要坚持创新在同方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加大研发力度,丰富创新成果;畅通集团公司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通道,凸显集团科技影响力。

  新动能培育要实施集团公司产业链横向与纵向并购,提升集团对产业链的控制力;以资本并购与科技赋能双重手段,布局与主业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业态。

  为此,中核资本圈定了打造中核特色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突出同方管控中的资本运营能力、开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新局面这四项重点任务。

  根据林旭阳的介绍,“十四五”中核资本的产业布局会变,加入“自保/互保公司、碳资产运营公司、科创基金管理公司”;金融服务主业的能力会变,仅保险服务和风险管理领域即有望贡献利润1亿元;产业金融发力方向会变,大力满足集团公司在新能源、核技术应用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金融企业发展模式在发展观念、营销方式、内部治理、产品提供、服务能力5方面全盘改变……

  “每一项铺开都是打开一扇新的门,面对一个新的领域,那将是一个全新的未来”,对此,温新利信心满满。

  https://mp.weixin.qq.com/s/NNsiMPMThwHRMJMElYBp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