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武汉:圆满完成“规范切换”后首次全面在役检查,全力支撑核电安全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23 信息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 “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来定位科技领军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近年来,中核武汉作为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用创新思维和理念推动企业改革,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应用落地,聚焦核电运维“小切口”,创造发展“大局面”。面对核电厂高质量发展对在役检查“规范切换”需求,中核武汉依托三十余年在役检查技术积淀和整体协同组织能力,圆满完成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规范切换机组首次全面在役检查,献上核电运维新赛道的精彩“首秀”。  

  在役检查“规范切换”,是基于生态环境部核安全监管司要求,指导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定期水压试验与在役检查工作,保障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完整性与可靠性。规范切换是国内核电运维领域的一项重大自主创新实践,除了降低设备风险外,长远来看还可以实现大修优化,具有较大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1

【1】技术源地 无惧变化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规范切换,不只是简单的标准变更,还意味着新的技术变化和应用场景变化,在役检查工艺、检测设备、人员和技术能力都要进行适应性调整甚至重新开发,没有前期的技术积累和自主的技术保障就无法及时满足核电厂规范切换后对在役检查的迫切需求,更满足不了核电运维新质发展的高要求。

2

  中核武汉从建立之初便牢记“国之大者”,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从“零基础”到“全面自主的在役检查体系”,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自主技术开发并行并重,在法国M310堆型、俄罗斯VVER堆型、美国AP1000堆型、加拿大CANDU堆型、我国华龙一号堆型、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等在役检查领域持续发力,着眼长远,具备了全堆型、全对象、全时机在役检查技术能力和装备,为快速保障核电机组“规范切换”后在役检查奠定了坚实基础。

3

  2024年3月,中核武汉继上一年度完成国内首个规范切换机组部分在役检查后,再次承担并完成中核集团方家山核电2号机组和中广核集团阳江核电1号机组“规范切换”后首次全面在役检查,推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圆角区超声检验技术、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相控阵超声检验技术、蒸汽发生器异种金属焊缝自动超声检验技术在二代加机组首次应用。针对规范切换应用,在上级监管部门指导和合作单位配合下,中核武汉编制65份检验技术规格书、68份检验程序、7份技术论证报告,完成20余套设备研制和交付,实现了自主在役检查技术在“规范切换”条件下的高效、平稳过渡,有效处理了不同规范在记录阈值、缺陷评定和处理方面的差异,为后续大规模“规范切换”提供了样本,助力我国核电机组实现持续性大修优化。

4

【2】谋定而动 整体协同

  在国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政策下,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的核工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我国核电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多种堆型和标准并存、连续运行时间逐渐变长、各种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对核设施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5

  中核武汉坚持谋全局、看长远、善应对,根据集团公司“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和中国核电产业发展规划,面对集团内在运、在建核电机组的全面检测保障任务以及集团外核电机组的专项检测保障需求,围绕“引领核动力运维技术发展、保障核电厂安全高效运行”的战略目标,秉持“协同增强整体功能”理念,根据中国核电集约化改革要求,全力打造与建设核工业强国相匹配的核设施运行技术创新研究与服务保障能力。坚持从发展大局着眼,贴近市场需求,逐步形成并完善以武汉总部为科研创新基地、各分公司为区域总部暨靠前服务保障基地的多基地网络化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让系统、组织和人员在高效的运转中攻坚克难、集智创新,在核动力运维各领域全面开花结果,这也成为组织实施 “规范切换”后在役检查工作的坚强后盾与强大底气。

6

  今年春节期间同时开展的方家山核电、阳江核电两个“规范切换”机组在役检查也是机组的十年大修检查,此外叠加福清核电1号机组传统十年大修检查,对于300余人的在役检查队伍,不仅是人力、设备和技术的考验,也是整体协同能力的考验。中核武汉果断采取管理和技术双线并进、互为保障的策略,管理上成立以公司分管领导挂帅、中心及分公司各部门协同共进的大修协调矩阵,提级管理、直达一线,为技术准备提供及时资源保障;技术上成立以公司副总工主责、中心总工主管、各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参与的技术支撑团队,协调分歧、保障应用,为管理的优化增加选择。统筹三个机组的不同项目、300余人的各类任务,在五个城市、不同项目间数十次穿插,中核武汉在勇毅奔赴中赢得先机,为后续大规模“规范切换”的圆满实施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实现了以“规范切换”为代表的在役检查重点任务圆满落地。

7

【3】党建引领 赋能发展

  点燃创新“红色引擎”,激发发展磅礴动力。中核武汉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将党建与科研、生产等一线工作深度融合,用党建“绣花针”穿起科研生产千条线。“党建+能力建设”打造了中核集团核动力在役检查及评定重点实验室,为“在役检查技术高地”提供技术创新源动力;“党建+人才培养”的“育星、智星、恒星”三星人才计划,与集团菁英人才、青年英才项目遥相辉映,为技术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第一资源;“党建+在役检查”擦亮了“役检铁军”党建品牌,技术铁、作风铁、成效铁,让核电运维保障队伍从思想到行动“武装到牙齿”。正是党的建设在各方面的全面开花和逐步深入,才有了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的齐头并进,为核电机组“规范切换”后大修优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8

  核电厂在役检查规范切换过程中,中核武汉对内对外共建立十余个“党员联合攻坚队”“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涵盖生产准备、现场实施、课题开发和标准研究各环节,瞄准“规范切换”后在役检查流程和技术体系的重塑,与核电厂大修优化相结合,在新策略研究、新工艺开发、新装备研制以及在役检查结果智能化分析软件开发等重点方面深度发力,持续提升核设备检测创新体系能力。一次次授旗宣誓,一次次交旗“交卷”,一次次扬帆起航,一次次载誉而归,聚合“软实力”、做好“硬支撑”、指引“心方向”,党的建设为中核武汉实施以“规范切换”在役检查为代表的重大项目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和信念源泉。

9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个“规范切换”机组全面在役检查,首开先河,为“规范切换”后在役检查技术体系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中核武汉以党为首、以技为源、以人为本进行“整体·协同”汇聚强大合力的生动实践。“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英勇担当的“役检铁军”,从上而下的“协同攻坚”,让中核武汉面对一次次重大挑战时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精于此道、以此为生,中核武汉人正奔赴下一场征途!(中核武汉)

10